中国·44118太阳成城集团(股份)有限公司-Weixin百科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- 科研学术

【经工讲堂2025年第8期】同济大学陈名望教授应邀开展学术报告

2025年4月18日,应我院邀请,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程名望博士莅临我院,以“学术研究的一点体会与高质量论文的发表”为主题,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人生启发的精彩讲座。

学者风采:从寒门学子到学术领军者

程名望教授以谦逊的姿态开场,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学术道路上的感悟。他出身于山东农村贫困家庭,自称“农二代”,却凭借不懈努力一步步攀登学术高峰——本科就读烟台大学,硕士毕业于广西大学,博士师从上海交通大学史清华教授,并赴美国罗格斯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。程教授坦言,“起点无法选择,但终点可以抉择”,他鼓励青年学者以“龟兔赛跑”的韧劲,在学术道路上持续前行。如今,程教授已在《经济研究》《管理世界》《China Economic Review》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科重大等科研项目9项,并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、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等多项殊荣,其奋斗历程令在场师生深受触动。

学术真谛:思想与工具的双重淬炼

围绕“如何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”,程名望教授结合多年科研经验提出深刻见解。他强调,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“成就感、充实感和幸福感”,而真正的学术人需耐得住寂寞、经得起磨砺。“十年磨一剑,必须坐足冷板凳”,他指出每周60小时以上的专注投入是优秀学者的共同特质。针对论文发表,程教授总结道:“一流期刊看创新,二流期刊看工具,三流期刊看文笔。”他建议青年学者广泛阅读文献、深耕研究方法,同时注重“思想与工具的结合”——既要以理论创新为魂,也要以数学语言与计量模型为器,打造“工艺品般精致”的学术作品。

对于中英文期刊的选择,程教授结合数据对比指出,国内顶级期刊如《经济研究》采稿率不足5%,而国际SCI期刊虽门槛相对较低,但需警惕“水刊”。他提醒师生,唯有在国内、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成果,才能在学术界确立地位。此外,程教授还以自身研究为例,生动解析了“市场化与政治身份的收入效应”“农村减贫路径”等课题的设计逻辑,展现了从问题提出到模型构建的全过程,为师生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。

学者箴言:科研精神与人生选择

讲座中,程名望教授多次强调学术初心的重要性。他坦言,自己曾因追求物质而荒废学术黄金期,但最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静思中幡然醒悟:“学术不是职业,而是事业。”他引用多伦多大学朱晓东教授的箴言——“没有兴趣、三心二意、急功近利者做不来学术”,呼吁师生以纯粹之心对待科研。对于青年学者,他提出两条路径:70后学人可通过在中文顶级期刊发表10-15篇论文确立学术地位;80后学者则需突破语言障碍,瞄准国际顶刊,但无论选择何种路径,“勤奋与悟性”始终是成功的基石。

反响热烈:点燃学术理想之火

在互动环节,师生踊跃提问,围绕“热门话题与永恒话题”、“青年学者职业规划”等话题与程教授展开深入交流。我院青年教师代表表示,程教授的分享既有方法论指导,又充满人文温度,为科研生涯注入了新动力。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。程名望教授以深厚的学养、幽默的语言和真诚的态度,为我院师生勾勒出一幅学术人生的壮阔图景,也为学院营造追求卓越的科研氛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